扫码关注小若精彩小说每日推送
初识文安,也是缘于《情似故人来》。文安好似有一支魔笔,非但令人全情投入,欲罢不能,看完更是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。且不说于“情”之一字的刻画入骨,单单是布局的精巧,以及对行业背景的深入了解,就知道作者必是有天赋又格外勤勉用功的人。可惜《故人》之后,再无音讯,直到前不久才发现,原来文安是转移阵地,又有新作(对我来说是“新文”,其实也已经是一年前的作品啦)。在若初找这本书,也颇费周折,搞了半天,原来换了书名~~可我觉得还是原来的名字更美更妥帖,文安匠心独运的构思布局,尽在不言中。一更鼓,天真纯良的小桃,倾心于温文友善的白衣公子祁正修;又因为出于本性的临危不弃,温暖了另一位黑衣公子赵匡义的心,由此拉开这场乱世浪漫传奇的序幕。她努力地走每一步,向着白衣公子靠近,全身心投入地爱一个人,爱到没有自己,甘愿舍命相救,却又因地位卑微,忐忑不知如何面对。何家小姐的心机,岂是单纯的小桃能够应付。白衣公子心中,虽也留下倩影,但毕竟家国为重,不能随心所欲。他已尽力,奈何鞭长莫及。遭人陷害,流落他乡的小桃,阴差阳错,又被黑衣公子所救。而彼时,“好色之徒”赵匡义却已经娶了皇后妹妹为妻,这种政治联姻,对他而言根本是徒有虚名。一颦一笑牵动他肺腑心肠的女子,只得一个小桃而已。虽然如此,赵匡义也有他的身不由己。即使已视为珍宝,也无法长留身边。细心体贴的小桃选择了离去,至少故国还有她熟悉的朋友,还有她所倾心的祁公子。而亭顶观星,踏雪留痕,执手临字那一幕幕的美好,就留在彼此的记忆中吧。只是,当我回头再读的时候发现,赵第一次带着小桃完整写下的诗,竟然是《长恨歌》——这个伏笔,到了结尾那几章,才愈发显得锥心刺骨。二更鼓,战事更迭,美人凋零。何府叛国,小桃随同何小姐一起被罚入教坊,成为官妓。小桃为了祁公子拼死守节,而双目失明的祁正修,用心雕刻的玉桃,尽心竭力的周全,也显出小桃在他心中分量日重。但,身处乱世,谁知明日?祁正修的死讯,吴越来使的污辱,终于绷断了小桃脑中的弦,一念痴癫。在即将被卖为营妓的途中,又被赵匡义所救,就此踏上一段刻骨铭心的求医之途。穿上白衣,甘作替身,放弃富贵荣华,四处跋涉寻医。在冬夜被困陷阱的时候,赵匡义割腕喂血以暖佳人,夕阳下相偎赴死的场景,见者无不动容。这样的舍己之爱,小桃怎能不被打动?就连一心倾慕赵的李月娥,也被这至情至性所感,甚至帮他们逃过赵匡胤追踪。回到故乡云湾村,两个人过着田园诗歌般的日子,简单又美好。赵对小桃的情意,终于得到回应,一生一世一双人,恨不能就此永远相随。只是,好景不长。小桃日渐清醒的同时,发现了赵匡义不是她心目中的“祁公子”;赵匡义发现,原来祁正修没有死;更糟的是,赵匡胤又找到了他们,并用计谋将他们劝回了开封。小桃的苦难才刚刚开始。正妻的嫉妒,婆婆的不作为,大哥一心要除掉这蛊惑弟弟的“妖女”,阴谋,陷害,羞辱。刚刚有的孩子,转眼失去。更可悲的是,赵匡义也中计误会小桃,而受到挟制的她,又不能说出真相。终于,单纯的小桃学会了心计,为了求生,再次选择离开。看到小桃边吃点心,边潸然泪下,那泛起的心酸和心疼,是赵匡义对她的爱,在心中无法磨灭的印记。回到故国,死里逃生的祁公子在风雪中迎接,但有些事有些人,早已不同。小桃变了。天真淳朴的她,在饱经患难后,没有变得尖酸苦毒,却历练得更加坚韧智慧。这其中,有生活的磨炼,也有祁正修睿智而温和的引领、呵护。只是,当初心心念念白衣公子的小桃,如今却“仿佛穿透身边的雪白,看到遥远的青黑”。听到赵匡义迎娶李月娥的时候,小桃的心,空了,死了,那最不可能的人,难道最终也会负了她?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,正是在这样的绝望里,小桃蜕变成为舞艺精湛,心思敏锐,有胆有谋的桃娘。她在台上舞动所绽放的光华,也深深吸引着那白衣公子的眼光。他们之间的感情,实在令人扼腕,为何总是凑不到最好的时机!如果说赵匡义的爱情是火,不顾一切地裹胁着小桃燃烧,那么祁正修的爱情就如水,包容、忍让,稳稳地托住小桃,不论什么景况,都可以带她走出困局。一如那颈上的羞辱刺青,也在他的丹青妙手下变成艳丽的朱砂桃花,而这朱砂还是祁公子费心亲手调制,不会轻易褪色的那种。小桃向他索要配方,他却说,“颜色淡的时候,我就会回来,给你描补。”这一盒朱砂,无论小桃在什么地方,他总会想法给她送来,直到……“也许是再也见不到小桃的时候”。可惜钟爱小桃的两个男人,都是朝堂栋梁,在这战乱世代,各有家国重任,偏偏又都重情重义,于是这国事、家事、情事,便如一团乱麻,不知如何开解。刺杀,假死,试探,识穿。江心人质交换的时候,小桃一个没忍住,拉着赵匡义跳江逃跑,偷得浮生一日欢。那个夜晚的江边,漫天星光之下,情之所至,原来两心依然不变。但隔在他们中间的家国情仇,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。小桃心里明白,跟着他回开封,自己依然在劫难逃,只能留下“廷宜珍重”,再次不告而别。一晌贪欢,珠胎暗结。好不容易又得来的孩子,以官妓身份如何保全?幸得祁公子挺身相护,明里暗里为她安排,终于将这个孩子平安生下来。祁正修的爱,看似高冷清淡,实则细腻柔和,没有强求,进退适度,但内里,也不是不刻骨铭心。只是啊,这个智慧无双,一心报国的男人,留给自己、留给所爱之人的回忆,少得不够他咀嚼。但他的气度胸怀,他的机智谋算,又不得不令人敬佩叹服。小桃天性中的善良与悲悯,在这个乱世之中,益发显出她的难能可贵。官妓身份虽然卑贱,却也为着百姓存亡尽力而为。无论是卖艺募集盐款,还是分担水军布防图之秘,直至献身赴宋以换得退兵半年,小桃的世界里,不再仅仅有她,和她所关爱的人,更有故土之上,那千千万万与她同一血脉的人!三更鼓,不忍听,茫然回顾泪湿襟。文安大人的魔笔,让人看了之后,荡气回肠,小桃最后牺牲的那一幕,如此深刻地印在我心里,久久不能释怀。前面所有的编排布局,到最后这一更进入高潮。家、国、情、仇,纠结在一起,帝王的谋算,赵、祁的深情,再加上失而复得的孩子,还有故国百姓的生死,这一切的矛盾,加诸一个柔弱女子的身上,她要如何选择?怎么选都是错啊!说实话,最后这一部分,真是太虐,随着小桃面对的危机,一次又一次心痛,为何要让她做这么难的选择?她明明是重情重义,心地善良,又柔弱无力的小女子,却将国家兴衰、百姓存亡、儿子与挚爱的生死都压在她的肩上。小桃的每一个选择,都注定要让另一方受害,在这样的绞痛折磨中,她却尽己所能,作了当时当下最无愧于心的选择。看到最终,小桃在江中救赵匡义这一幕,一边是润州百姓,一边是赵匡义,她该如何选择?“小桃的心开始不停地抖,闭上眼睛,眼前就是江水滔滔和人的哀号,小桃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,过了半晌,小桃才稍微好了些,抬眸看着赵光义神色凄然,目光却坚定,带着一丝缱绻的温柔和深情,声音不高却稳稳说道:‘这一切,都不及你。’顿了顿,又道,‘廷宜,照顾好寅儿。’”在摘录的时候,仍然止不住泪流。在最后的生死关头,小桃顺从了自己的内心,做出选择,“这一切,都不及你”。但真正的催泪弹,还在后面:“通道的中间狭窄,有六七处凸出来的木桩,可以里外调整以便控制水流。纤弱的小桃,一手紧紧抱着木桩,而脚蹬着对面凸出的木桩,用瘦小的身体挡着从江中冲过来的水流。所以江水才没有那么猛烈地冲到了这边的农田。”这是小桃临终的身姿。如此悲壮,如此凄美,真是看一遍哭一遍。相比于祁正修最后白衣如雪,被箭射成刺猬,宁死不屈的惨烈,我还是更震撼于小桃的牺牲。在家国情爱之间,她已经倾尽了所有的力量。这样的小桃,难怪被两个如此杰出的男子倾心爱慕,一生无悔。谢谢文安写出这么精彩的小说。在围脖上看到你的喜讯,像你这样的女生,必值得最好的良人呵护伴随。深深祝福。期待你的新作。
和文安的缘份始于她那本《情似故人来》——前世今生的缘份,轮回来去的牵绊,那些刻在江南水乡里的凄婉故事,那些转世重生的姻缘际会,铺陈在一匹传世的丝绸里,夹杂着国仇家恨,委实令人读得荡气回肠。 这样惊艳的故事,这般才思敏捷的文安,不能不令我心服。 话回正题。 《三更桃花鼓》是文安的第一本古言,较之《秘密》和《故人》,这又是一片新的领域和天地,而文安的实力和功底果然是强大的,故事的背景,文字的描写,无一不是妥帖且精致的。而我,只在微博里看了楔子,便已经被文安的描写以及故事中的各种欲言又止给深深地迷住了。 桃娘的长虹卧波无疑是醉人的,桃娘抖得画不动黛眉的手却是叫人疑惑的。她只说:“我这一去,众人皆是羡慕,只有我自己知道,只怕不是好的结果。”轻描淡写,三言两语,便蕴了沉沉的苦楚。 可她又心善地嘱咐青青能逃便逃,还不忘将一串樟木珠子给青青,将自己的家乡也说于她知。只这样短短的几千字篇幅,便叫我看得心也跟着微微疼了起来。 只因那个应当绝世倾华的桃娘苦笑着,想着:家乡的定义,就是当初想出来,如今回不去的地方。 而今,往事如旧梦,桩桩入泪眼。 在云湾村时的小桃无疑是纯粹的。她生性率真,心思简单,心心念念的无非是娘亲的病以及每日三餐。 遇见祁公子这样的人物,大约像是小桃命里的一场梦。可她偏偏揪着这梦境当了真,一步一步,被时势迫着往他的身边艰难前行。 大约真的很迫不及待想知道小桃是如何变成桃娘的,所以在她失了娘亲又被叶广逼亲的时候,我竟恍惚没有去揣测过她当时的心情。只是脑海里隐约有个清秀的姑娘,倔强地握紧了拳头,一副打死都不能让人做践的神情。 于是小桃跟着幺娘逃了,于是逃亡路上小桃遇上了赵公子。 究竟是谁救了谁,此刻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,那个向来只会对小桃冷嘲热讽的赵公子,到底对小桃改了观。在送出那枚玉扣的时候,只怕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微微动了心思吧?! 而金陵城中的再相逢,何府里的终相会,祁正修又究竟有没有察觉到小桃的一颗悠悠初开女儿心? 故事行文至此,人物背景也已经基本明确清晰。生着双瞳的六皇子李从嘉,舞技绝佳的窅娘,再次救了小桃的赵光义,以及曾经和赵公子似乎略有交情的太子党祁正修……还有何小姐。 大约揣测得到小桃在何大小姐身边的日子算是美好的,若我没有记岔,楔子的时候似乎提过小桃曾经最喜欢的名字是何小姐为她取的。 可是偏偏何大小姐亦是心系祁公子的,一个是自己的心上人,一个是对自己处处照拂有加的恩人,小桃的小美好里也夹杂着小心酸,想想还是叫人挺心疼的。 我蛮喜欢赵公子的,鉴于通常能被我喜欢上的公子一般会沦为男二,我有点悲伤地想着莫非祁公子真的是男一?再想到文安一贯是个虐死人不偿命的后妈,一颗前一秒还随着小桃在情窦初开、似甜似酸又似梦的小小心肝,顿时就凉了一大半。 接着回味一下简介,再咂巴一下楔子。小心肝又凉了一大半。我天真美好的小桃姑娘,是如何被文安你虐成那副凄凉模样的?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,她连泪都已经流完了! 文安,你就虐吧虐吧虐吧,瞧在我把若初的第一篇书评留给你的份上,你别把我虐死就行!
我不评论作者多么优秀,可是看到295章,正修给配方,以及后面正修死,讲真的,我泪如雨下!我看了很多,不一定这个是是最好看的,但是却是最打动我的一部分。不过,我觉得题目或许可以改的更好点!愿好!
时不时的来看看看看文安出新书了没,期待
还以为出了新书,-_-#
看了文安三本书,发现一本比一本写得好了,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述都很细腻。我觉得这本书应该算双男主,文安在笔墨上没有偏爱哪个,故事的情节合理,一点也不狗血,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做了功课的,比较忠干历史。看完书后就像是了解了一遍五代十国的历史。希望文安的新书能早日开文。
终于看完了,从"秘密"看到"故人"又到了"桃花鼓",很喜欢文安的作品,很接地气,很有画面感。期待下一部作品。
作者好文采 写的一手好文
会不会出书呀~?如果会的话~我就不充钱看了~等着买书看~还是最爱纸质书~
一起来猜猜到底是谁接走的小桃,之前以为是祁,后来回去仔细再看几遍,又觉得是赵了。因为每次赵想要小桃的时候,看到小桃冰冷的眼神都会停下来。反正我先猜个赵,有一起猜的人么
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
更多排名
三更桃花鼓的评论
[置顶][精华]三更桃花鼓,一更一惊心
初识文安,也是缘于《情似故人来》。文安好似有一支魔笔,非但令人全情投入,欲罢不能,看完更是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。且不说于“情”之一字的刻画入骨,单单是布局的精巧,以及对行业背景的深入了解,就知道作者必是有天赋又格外勤勉用功的人。可惜《故人》之后,再无音讯,直到前不久才发现,原来文安是转移阵地,又有新作(对我来说是“新文”,其实也已经是一年前的作品啦)。在若初找这本书,也颇费周折,搞了半天,原来换了书名~~可我觉得还是原来的名字更美更妥帖,文安匠心独运的构思布局,尽在不言中。一更鼓,天真纯良的小桃,倾心于温文友善的白衣公子祁正修;又因为出于本性的临危不弃,温暖了另一位黑衣公子赵匡义的心,由此拉开这场乱世浪漫传奇的序幕。她努力地走每一步,向着白衣公子靠近,全身心投入地爱一个人,爱到没有自己,甘愿舍命相救,却又因地位卑微,忐忑不知如何面对。何家小姐的心机,岂是单纯的小桃能够应付。白衣公子心中,虽也留下倩影,但毕竟家国为重,不能随心所欲。他已尽力,奈何鞭长莫及。遭人陷害,流落他乡的小桃,阴差阳错,又被黑衣公子所救。而彼时,“好色之徒”赵匡义却已经娶了皇后妹妹为妻,这种政治联姻,对他而言根本是徒有虚名。一颦一笑牵动他肺腑心肠的女子,只得一个小桃而已。虽然如此,赵匡义也有他的身不由己。即使已视为珍宝,也无法长留身边。细心体贴的小桃选择了离去,至少故国还有她熟悉的朋友,还有她所倾心的祁公子。而亭顶观星,踏雪留痕,执手临字那一幕幕的美好,就留在彼此的记忆中吧。只是,当我回头再读的时候发现,赵第一次带着小桃完整写下的诗,竟然是《长恨歌》——这个伏笔,到了结尾那几章,才愈发显得锥心刺骨。二更鼓,战事更迭,美人凋零。何府叛国,小桃随同何小姐一起被罚入教坊,成为官妓。小桃为了祁公子拼死守节,而双目失明的祁正修,用心雕刻的玉桃,尽心竭力的周全,也显出小桃在他心中分量日重。但,身处乱世,谁知明日?祁正修的死讯,吴越来使的污辱,终于绷断了小桃脑中的弦,一念痴癫。在即将被卖为营妓的途中,又被赵匡义所救,就此踏上一段刻骨铭心的求医之途。穿上白衣,甘作替身,放弃富贵荣华,四处跋涉寻医。在冬夜被困陷阱的时候,赵匡义割腕喂血以暖佳人,夕阳下相偎赴死的场景,见者无不动容。这样的舍己之爱,小桃怎能不被打动?就连一心倾慕赵的李月娥,也被这至情至性所感,甚至帮他们逃过赵匡胤追踪。回到故乡云湾村,两个人过着田园诗歌般的日子,简单又美好。赵对小桃的情意,终于得到回应,一生一世一双人,恨不能就此永远相随。只是,好景不长。小桃日渐清醒的同时,发现了赵匡义不是她心目中的“祁公子”;赵匡义发现,原来祁正修没有死;更糟的是,赵匡胤又找到了他们,并用计谋将他们劝回了开封。小桃的苦难才刚刚开始。正妻的嫉妒,婆婆的不作为,大哥一心要除掉这蛊惑弟弟的“妖女”,阴谋,陷害,羞辱。刚刚有的孩子,转眼失去。更可悲的是,赵匡义也中计误会小桃,而受到挟制的她,又不能说出真相。终于,单纯的小桃学会了心计,为了求生,再次选择离开。看到小桃边吃点心,边潸然泪下,那泛起的心酸和心疼,是赵匡义对她的爱,在心中无法磨灭的印记。回到故国,死里逃生的祁公子在风雪中迎接,但有些事有些人,早已不同。小桃变了。天真淳朴的她,在饱经患难后,没有变得尖酸苦毒,却历练得更加坚韧智慧。这其中,有生活的磨炼,也有祁正修睿智而温和的引领、呵护。只是,当初心心念念白衣公子的小桃,如今却“仿佛穿透身边的雪白,看到遥远的青黑”。听到赵匡义迎娶李月娥的时候,小桃的心,空了,死了,那最不可能的人,难道最终也会负了她?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,正是在这样的绝望里,小桃蜕变成为舞艺精湛,心思敏锐,有胆有谋的桃娘。她在台上舞动所绽放的光华,也深深吸引着那白衣公子的眼光。他们之间的感情,实在令人扼腕,为何总是凑不到最好的时机!如果说赵匡义的爱情是火,不顾一切地裹胁着小桃燃烧,那么祁正修的爱情就如水,包容、忍让,稳稳地托住小桃,不论什么景况,都可以带她走出困局。一如那颈上的羞辱刺青,也在他的丹青妙手下变成艳丽的朱砂桃花,而这朱砂还是祁公子费心亲手调制,不会轻易褪色的那种。小桃向他索要配方,他却说,“颜色淡的时候,我就会回来,给你描补。”这一盒朱砂,无论小桃在什么地方,他总会想法给她送来,直到……“也许是再也见不到小桃的时候”。可惜钟爱小桃的两个男人,都是朝堂栋梁,在这战乱世代,各有家国重任,偏偏又都重情重义,于是这国事、家事、情事,便如一团乱麻,不知如何开解。刺杀,假死,试探,识穿。江心人质交换的时候,小桃一个没忍住,拉着赵匡义跳江逃跑,偷得浮生一日欢。那个夜晚的江边,漫天星光之下,情之所至,原来两心依然不变。但隔在他们中间的家国情仇,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。小桃心里明白,跟着他回开封,自己依然在劫难逃,只能留下“廷宜珍重”,再次不告而别。一晌贪欢,珠胎暗结。好不容易又得来的孩子,以官妓身份如何保全?幸得祁公子挺身相护,明里暗里为她安排,终于将这个孩子平安生下来。祁正修的爱,看似高冷清淡,实则细腻柔和,没有强求,进退适度,但内里,也不是不刻骨铭心。只是啊,这个智慧无双,一心报国的男人,留给自己、留给所爱之人的回忆,少得不够他咀嚼。但他的气度胸怀,他的机智谋算,又不得不令人敬佩叹服。小桃天性中的善良与悲悯,在这个乱世之中,益发显出她的难能可贵。官妓身份虽然卑贱,却也为着百姓存亡尽力而为。无论是卖艺募集盐款,还是分担水军布防图之秘,直至献身赴宋以换得退兵半年,小桃的世界里,不再仅仅有她,和她所关爱的人,更有故土之上,那千千万万与她同一血脉的人!三更鼓,不忍听,茫然回顾泪湿襟。文安大人的魔笔,让人看了之后,荡气回肠,小桃最后牺牲的那一幕,如此深刻地印在我心里,久久不能释怀。前面所有的编排布局,到最后这一更进入高潮。家、国、情、仇,纠结在一起,帝王的谋算,赵、祁的深情,再加上失而复得的孩子,还有故国百姓的生死,这一切的矛盾,加诸一个柔弱女子的身上,她要如何选择?怎么选都是错啊!说实话,最后这一部分,真是太虐,随着小桃面对的危机,一次又一次心痛,为何要让她做这么难的选择?她明明是重情重义,心地善良,又柔弱无力的小女子,却将国家兴衰、百姓存亡、儿子与挚爱的生死都压在她的肩上。小桃的每一个选择,都注定要让另一方受害,在这样的绞痛折磨中,她却尽己所能,作了当时当下最无愧于心的选择。看到最终,小桃在江中救赵匡义这一幕,一边是润州百姓,一边是赵匡义,她该如何选择?“小桃的心开始不停地抖,闭上眼睛,眼前就是江水滔滔和人的哀号,小桃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,过了半晌,小桃才稍微好了些,抬眸看着赵光义神色凄然,目光却坚定,带着一丝缱绻的温柔和深情,声音不高却稳稳说道:‘这一切,都不及你。’顿了顿,又道,‘廷宜,照顾好寅儿。’”在摘录的时候,仍然止不住泪流。在最后的生死关头,小桃顺从了自己的内心,做出选择,“这一切,都不及你”。但真正的催泪弹,还在后面:“通道的中间狭窄,有六七处凸出来的木桩,可以里外调整以便控制水流。纤弱的小桃,一手紧紧抱着木桩,而脚蹬着对面凸出的木桩,用瘦小的身体挡着从江中冲过来的水流。所以江水才没有那么猛烈地冲到了这边的农田。”这是小桃临终的身姿。如此悲壮,如此凄美,真是看一遍哭一遍。相比于祁正修最后白衣如雪,被箭射成刺猬,宁死不屈的惨烈,我还是更震撼于小桃的牺牲。在家国情爱之间,她已经倾尽了所有的力量。这样的小桃,难怪被两个如此杰出的男子倾心爱慕,一生无悔。谢谢文安写出这么精彩的小说。在围脖上看到你的喜讯,像你这样的女生,必值得最好的良人呵护伴随。深深祝福。期待你的新作。
[置顶][精华]桃之灼灼,烁至我心
和文安的缘份始于她那本《情似故人来》——前世今生的缘份,轮回来去的牵绊,那些刻在江南水乡里的凄婉故事,那些转世重生的姻缘际会,铺陈在一匹传世的丝绸里,夹杂着国仇家恨,委实令人读得荡气回肠。 这样惊艳的故事,这般才思敏捷的文安,不能不令我心服。 话回正题。 《三更桃花鼓》是文安的第一本古言,较之《秘密》和《故人》,这又是一片新的领域和天地,而文安的实力和功底果然是强大的,故事的背景,文字的描写,无一不是妥帖且精致的。而我,只在微博里看了楔子,便已经被文安的描写以及故事中的各种欲言又止给深深地迷住了。 桃娘的长虹卧波无疑是醉人的,桃娘抖得画不动黛眉的手却是叫人疑惑的。她只说:“我这一去,众人皆是羡慕,只有我自己知道,只怕不是好的结果。”轻描淡写,三言两语,便蕴了沉沉的苦楚。 可她又心善地嘱咐青青能逃便逃,还不忘将一串樟木珠子给青青,将自己的家乡也说于她知。只这样短短的几千字篇幅,便叫我看得心也跟着微微疼了起来。 只因那个应当绝世倾华的桃娘苦笑着,想着:家乡的定义,就是当初想出来,如今回不去的地方。 而今,往事如旧梦,桩桩入泪眼。 在云湾村时的小桃无疑是纯粹的。她生性率真,心思简单,心心念念的无非是娘亲的病以及每日三餐。 遇见祁公子这样的人物,大约像是小桃命里的一场梦。可她偏偏揪着这梦境当了真,一步一步,被时势迫着往他的身边艰难前行。 大约真的很迫不及待想知道小桃是如何变成桃娘的,所以在她失了娘亲又被叶广逼亲的时候,我竟恍惚没有去揣测过她当时的心情。只是脑海里隐约有个清秀的姑娘,倔强地握紧了拳头,一副打死都不能让人做践的神情。 于是小桃跟着幺娘逃了,于是逃亡路上小桃遇上了赵公子。 究竟是谁救了谁,此刻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,那个向来只会对小桃冷嘲热讽的赵公子,到底对小桃改了观。在送出那枚玉扣的时候,只怕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微微动了心思吧?! 而金陵城中的再相逢,何府里的终相会,祁正修又究竟有没有察觉到小桃的一颗悠悠初开女儿心? 故事行文至此,人物背景也已经基本明确清晰。生着双瞳的六皇子李从嘉,舞技绝佳的窅娘,再次救了小桃的赵光义,以及曾经和赵公子似乎略有交情的太子党祁正修……还有何小姐。 大约揣测得到小桃在何大小姐身边的日子算是美好的,若我没有记岔,楔子的时候似乎提过小桃曾经最喜欢的名字是何小姐为她取的。 可是偏偏何大小姐亦是心系祁公子的,一个是自己的心上人,一个是对自己处处照拂有加的恩人,小桃的小美好里也夹杂着小心酸,想想还是叫人挺心疼的。 我蛮喜欢赵公子的,鉴于通常能被我喜欢上的公子一般会沦为男二,我有点悲伤地想着莫非祁公子真的是男一?再想到文安一贯是个虐死人不偿命的后妈,一颗前一秒还随着小桃在情窦初开、似甜似酸又似梦的小小心肝,顿时就凉了一大半。 接着回味一下简介,再咂巴一下楔子。小心肝又凉了一大半。我天真美好的小桃姑娘,是如何被文安你虐成那副凄凉模样的?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,她连泪都已经流完了! 文安,你就虐吧虐吧虐吧,瞧在我把若初的第一篇书评留给你的份上,你别把我虐死就行!
第一个看哭的书
我不评论作者多么优秀,可是看到295章,正修给配方,以及后面正修死,讲真的,我泪如雨下!我看了很多,不一定这个是是最好看的,但是却是最打动我的一部分。不过,我觉得题目或许可以改的更好点!愿好!
什么时候出新书呢
时不时的来看看看看文安出新书了没,期待
这个新的书名什么鬼?完全拉低了书的档次,唉
还以为出了新书,-_-#
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
看了文安三本书,发现一本比一本写得好了,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述都很细腻。我觉得这本书应该算双男主,文安在笔墨上没有偏爱哪个,故事的情节合理,一点也不狗血,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做了功课的,比较忠干历史。看完书后就像是了解了一遍五代十国的历史。希望文安的新书能早日开文。
期待文安下一部作品
终于看完了,从"秘密"看到"故人"又到了"桃花鼓",很喜欢文安的作品,很接地气,很有画面感。期待下一部作品。
跌宕起伏
作者好文采 写的一手好文
会出书咩~
会不会出书呀~?如果会的话~我就不充钱看了~等着买书看~还是最爱纸质书~
猜测
一起来猜猜到底是谁接走的小桃,之前以为是祁,后来回去仔细再看几遍,又觉得是赵了。因为每次赵想要小桃的时候,看到小桃冰冷的眼神都会停下来。反正我先猜个赵,有一起猜的人么